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座談會召開
點擊:
次 添加日期:2015-05-19 [
打印 ] [
收藏 ] [
關閉 ]
5月14日至15日,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座談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會議總結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以來的工作情況,分析當前形勢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城鄉居保制度自2012年實現全覆蓋后,各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成效顯著:一是國務院整合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相繼出臺了制度整合的政策文件,基本實現了制度名稱、政策標準、經辦服務、信息系統“四統一”。二是國務院從2014年7月1日起首次統一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27個省級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552個縣級人民政府提高了地方基礎養老金標準,全國基本養老金月平均水平超過100元,比試點初增長近一倍。三是參保人數增長較快,到2015年4月,參保人數超過5億人,其中領取養老金的老年居民達到1.44億人,成為當今世界參保人數最多的養老保險制度。
會議認為,在我國老齡化初期全面建立城鄉居保制度,為迎接老齡化高峰的挑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國情、支持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安排。從試點到全覆蓋再到制度統一,城鄉居保制度的發展獨具亮點,創造了管理網絡到村、宣傳發動到戶、經辦服務到人的工作經驗,使億萬居民及時分享到社會發展成果。
會議要求,今后一個時期,要繼續將制度整合落實到所有縣級行政區,結合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組織符合參保條件的居民參保,努力實現應保盡保。以基金投資運營為契機,實現城鄉居保基金的省級集中管理。建立基礎養老金和繳費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認真研究“十三五”規劃重要任務目標和重大政策措施,構建覆蓋全民、機制科學、運行規范、管理高效、銜接順暢的養老保險制度。
會上,河南等6個省(市)介紹了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