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在福州開幕,本屆活動共有2300多家企業參展,吸引13800多人報名參會,并呈現出“中國制造2025”、“海絲館”等八大新亮點。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6·18”共有23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央企14家,境內外上市企業2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百家,臺灣企業20多家。
今年“6·18”共分為五大板塊展區:一是專業展區,設置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現代農業4個專業館;二是綜合展區,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澳門科技成果等12個展館以及福建9個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室展館;三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展區,重點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先進適用技術和項目產品等;四是虛擬研究院展區,重點展示網絡協同平臺的功能和5個產業技術分院開展協同創新成果,以及海峽技術轉移中心工作成效等;五是金融服務展區,包括銀行品牌產品、保險、證券、新三板、資產管理品牌產品展區等。
在創新驅動方面,本屆“6·18”重點突出“中國制造2025”主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此次以“跟進中國制造2025,推動福建智能制造”為主題布展,展示集團16家單位的科研實力及最新科技成果。同時,突出“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重構和助推,特設2000平方米的“互聯網經濟”館,重點展示物聯網產業、智慧云服務、互聯網金融、農業互聯網、文創媒體等領域成果。
在開放開發方面,突出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專設“海絲館在展館中心大廳,規劃為“一館三廳”,即海絲館由綜合、產業、文化三個廳組成,以產品展示、技術交流、商貿洽談為主要內容。此外,突出“6·18”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平臺作用和“勞模創新,職工發明”兩個特色,展出福建、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寧夏、云南、江西以及臺灣職工創新項目近90項。
在區域產業發展,突出“6·18”對福建區域產業創新提升的推動作用,設置城市綜合館,展示福建各設區市近年來依托6·18平臺對接轉化新新技術新項目成果。同時,突出6·18服務生態產業和清新福建建設,在新技術展示上,利用彩色蔬菜制作觀賞插花的蔬菜“花”,培育油用的牡丹花新品種等將集體亮相。
在創新成果方面,突出引領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創新成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將展示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彩虹系列無人機模型以及無人直升機實物。同時,突出“6·18”虛擬研究院建設及“6·18”市場化改革成果,首次分批次組織院士、專家巡館,到展位直接與參展商對接,提供技術診斷,服務項目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