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年初,泉州市出臺《關于改進人才服務、促進人才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人才需求敏感點,提出八個方面人才服務改進措施,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如今,政策落實怎么樣?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在22日召開的市直單位改進人才服務點評活動上,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全市人才服務‘八項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人才工作主責意識加強,人才市場活力競相迸發,人才服務質效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9277名高層次人才,與2018年底相比,人數增長率達159.28%;今年,全市還新建12家省級院士工作站,數量居全省首位。”
改進服務
增加人才獲得感和歸屬感
點評活動上,各市直部門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圍繞改進人才服務工作的一些典型經驗做法,以及如何讓人才擁有更多獲得感和歸屬感等展開交流。
“讓人才‘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市人社局積極完善“一站式”服務。其中,在原有基礎上強化和升級“泉州人才”APP功能,特別是針對高層次人才在泉就業創業和工作生活等各領域需求,集聚整合涉才服務項目,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創業輔導、技術合作等多功能、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預計9月“泉州人才”APP將全面完成升級。
市文旅局則突出“引進、服務、培養、激勵”等重點環節,不斷延伸市縣兩級高層次人才服務功能,造優人才生態。在今年“五一”期間,為幫助人才切身體驗泉州特色文化、加快融入泉州,在梨園古典劇院開展的公益性文藝演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免費觀看。同時,出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享受公共景區免門票服務的通知》,憑借高層次人才證,高層次人才享受全市26家A級旅游景區免門票福利。據統計,全市已有5000多人次高層次人才享受到這一福利。
聚焦熱點
消除人才后顧之憂
人才來到泉州后,要解決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今年以來,我市各相關部門“左右”協同聯動效應逐漸顯現,聚焦人才最為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打破政策瓶頸,消除人才后顧之憂。
8月中旬,市委組織部、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聯合印發《泉州市高層次人才跨縣域住房保障實施意見(試行)》,積極統籌全市的人才住房資源,建立人才住房共享機制,支持人才跨縣域租住,讓各類高層次人才在我市“引得進、留得住、過得好”。
針對高層次人才子女教育問題,今年5月,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聯合發布《關于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有關規定的通知》,完善高層次人才子女來泉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優惠政策,經確認并在任期內的泉州市第一至第七層次人才子女,可享受入學和轉學政策優待。截至目前,全市共224名高層次人才子女享受政策照顧入轉學。
市臺港澳辦聯合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出臺《關于取得居住證和在泉居住臺港澳人員參加基本醫保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在泉臺胞與本地居民享有同等醫療服務待遇,在公立醫院開通臺胞就診“綠色通道”。對已辦理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可申請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同等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截至目前,在泉臺胞參加醫保共573人。
造優環境
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在點評活動上,市金融管理局、團市委相關負責人圍繞如何改進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服務環境展開交流。
泉州擁有創新創業創造的沃土,高層次人才來到泉州后想要創業,卻面臨著資金、服務難題,怎么辦?市金融監管局從優化人才投融資服務著手,一方面,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推廣“青年創業貸款保證險”,領軍企業貸款保證保險等“政企銀”合作項目,為高層次人才發放專屬的人才卡,提供投融資服務。另一方面,依托泉州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在人才金融服務板塊推出“人才貸”,讓高層次人才在金融服務平臺查詢相關金融產品,直接通過線上填寫融資需求,向銀行便捷申請融資。
團市委深入實施青年人才“鴻鵠行動”,今年春節,聯合市教育局召開泉州籍在外高校大學生新春座談會,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在校學生50多人參加,進一步加強泉州籍在外高校大學生的聯系,提升人才導流實效,促進泉州籍學生返泉就業創業。在7月份,團市委與市委人才辦聯合主辦2019年泉州市優秀大學生拓展營,由2018年優秀大學生拓展營的部分學員和各縣(市、區)從今年考入“雙一流”學校應屆畢業生推薦出來的49名準大學生,共同感受泉州歷史文化、走訪知名企業等,助力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優秀青年人才隊伍。
精準施策
落實人才關注的“關鍵小事”
改進人才服務,還要落實高層次人才關注的關鍵小事,真正打消人才后顧之憂,放心扎根泉州干事創業。在點評活動中,部分單位把“關鍵小事”作為改進人才服務的舉措,亮點紛呈。
——簡化落戶流程。對高層次人才、專科院校及專業人才、就業創業人員戶口遷移及放寬集體戶設立條件等提出簡化辦理流程工作措施,全面服務和保障我市人才及重點群體的戶口遷移工作;
——推行普通話。為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我市從規范各部門各單位公務用語入手,堅持以黨政機關為龍頭,以學校為基礎,以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帶動全社會普及普通話,消除引進人才語言隔閡,改善人才社群環境。
——免費享受體檢。從8月1日起至10月15日,組織經市人社局核準認定公布的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免費進行體檢。
……
就下一階段改進人才服務工作,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聚焦“改進人才服務”,按照“服務陣地要聯網布局、服務機制要規范提升、服務方式要便捷高效”要求,落實人才關注的關鍵小事。要聚焦“體系構建”,做大人才工作格局,實現“對上無縫對接、對下縱深指導、左右協同聯動”的效果。要聚焦“落實主責”,在自身高效運轉上下功夫,善于運用市場力量,采用項目化方式推進,以更高標準推動人才工作再上新臺階。(記者 吳宗寶 通訊員 沈忠華)